• 首页
  • 集团概况
    公司简介
    领导团队
    公司架构
    企业名录
    发展历程
    荣誉展示
  • 党的建设
    组织架构
    党建快讯
    理论武装
    重要文件
  • 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聚焦二十大
    权威时评
    先进典型
    先锋视听
    我为二十大建言
  • 党史学习教育
    理论学习
    党史故事
    党的会议
    党史知识
  • 资讯中心
    东方要闻
    图片资讯
    影像东方
    媒体聚焦
    辟谣专栏
    举报端口
  • 主要板块
    产业投资板块
    园区开发板块
    配套服务板块
  • 廉政建设
    向集团纪委举报
    媒体关注
    学习天地
  • 东方文化
    企业精神
    司标释义
    东方理念
  • 招标/租赁
    招投标采购
    资产租售信息
  • 人才招聘
    人才理念
    最新招聘
    应聘指南
  •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 党史知识

    党史知识精编(二十五)

    发布日期:2021-06-22浏览次数:

     

    抗日战争时期为什么要开展大生产运动

    大生产运动是克服抗日根据地困难的重要一环,总的方针是“发展经济,保障供给”。1938年2月,毛泽东在延安召开的生产动员大会上发出了“自己动手”的号召,此后大生产运动广泛开展起来,这一口号也随之演化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通过大生产运动,各抗日根据地克服了严重经济困难,从而为抗日战争及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1941年至1942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战最为困难的时期,各根据地不仅面临日本侵略者的疯狂进攻,而且要应对国民党顽固派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为了尽快“征服”中国,日本对华北、华中和华南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进行空前残酷的毁灭性的“扫荡”和“清乡”,实行野蛮的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惨无人道地使用毒气和细菌武器,制造无人区,企图摧毁敌后抗日军民的生存条件,消灭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敌后抗日武装。另一方面,国民党蒋介石集团继续加紧反共摩擦,不仅继续停发八路军的薪饷、弹药和被服等物资,而且动用几十万军队对陕甘宁边区和其他抗日根据地实行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断绝外界对边区和根据地的援助。

    由于包围和封锁,陕甘宁边区和各抗日根据地的财政经济陷入了极其困难的境地,有些地方抗日军民几乎没有衣服穿,没有菜和油吃,战士没有鞋袜,工作人员冬天没有被子盖,甚至吃饭也非常困难。

    面对严重的经济困难,该怎么办?毛泽东说:“怎么办?饿死呢?解散呢?还是自己动手呢?饿死是没有一个人赞成的,解散也是没有一个人赞成的,还是自己动手吧!这就是我们的回答。”

     

     

    为克服经济上的严重困难,中共中央适时调整了根据地建设的各项政策,决定走生产自救的道路。各抗日根据地纷纷响应,掀起了大规模的生产运动。

    大生产运动首先是在陕甘宁边区展开的。在边区政府的号召下,党政军民学各方面人员都投入到大生产的热潮中,部队、机关、学校根据不同情况担负不同任务。中央领导人以身作则,带头参加生产劳动:毛泽东利用休息时间开垦了一块地,种上了蔬菜;朱德组织了一个生产小组,开垦菜地三亩;1943年,中央直属机关等还举行了纺线比赛,任弼时夺得第一名,周恩来则被评为了“纺线能手”。

    大生产运动中最具代表性的成果是开发南泥湾。1940年,朱德总司令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开展大生产运动的指示精神,亲赴有着陕甘宁边区“南大门”之称的南泥湾调查,决定在此屯开垦自给。随后,八路军一二零师三五九旅在王震的率领下,开进南泥湾,披荆斩棘,开荒种地。生产过程中,旅党委作出决定“不让一个人站在生产圈外”。从王震到勤杂人员和随军家属,人人参加生产劳动,承担和战士一样的生产自给任务。一位到三五九旅采访的记者写道:“王震的双手也像他的部下一样,由于劳动而生满了老茧。”战士们更是你追我赶,越干劲越大,越干办法越多。在“一把锄头一把枪,生产自给保卫党中央”的口号激励下,经过两年的辛勤劳动,广大官兵用自己的双手和汗水,将荒无人烟的南泥湾开发成了“平川稻谷香,肥鸭遍池塘,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塞北好江南”。

     

     

    三五九旅奋战南泥湾的英雄事迹极大地鼓舞了解放区全体军民的生产热情,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军民也纷纷提出要创造“敌后南泥湾”,南泥湾精神在各地开花结果。战斗在晋察冀、晋冀鲁豫、晋绥、山东、华中、华南的各根据地军民在“劳动与武力结合”“战斗与生产结合”的口号下,一边战斗、一边生产,在十分艰苦的环境中,创造了发展大生产运动和经济建设的多种形式。

    在大生产运动中还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1944年9月,中央警备团战士张思德,在大生产中因炭窑崩塌而牺牲,毛泽东在张思德追悼会上发表了《为人民服务》的讲演,指出:“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

    在中共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大生产运动迅速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对解决严重经济困难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各根据地由于正确贯彻了党中央制定的财政经济工作总方针和各项具体政策,农业和工商业都得到了迅速发展,军民生活得到了明显改善,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也得到了加强。

    1943年起,敌后各根据地的机关一般能自给两三个月甚至半年的粮食和蔬菜,许多部队实现了粮食、被服和其他日用品的全部或部分自给。到1945年,由于军队努力生产,增加收入,陕甘宁边区的农民大部分能做到“耕三余一”(耕种三年庄稼,除消耗外,可剩余一年吃的粮食),所交公粮占总收获量比重也逐年下降,大大减轻了人民的负担。按当时的生活水平,实现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要求。